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66.谜影重重(五) (第2/2页)
惊讶万分:“十几年前,那时你才几岁。” 胡成墨冷冷的看着姚光启:“有什么好奇怪的,骆宾王七岁作诗,我从小在作坊里长大,会制墨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姚光启觉得自己的收获太大了,这个结果完全出乎自己的意料:“你爹制墨三十年,是本地有名的制墨名家,怎么会让你这么小的孩子做?” 胡成墨叹了口气:“我爹是做了三十几年,但头二十年前其实都不行,直到十几年前,我开始制墨了,我家的作坊才兴旺起来,我爹的名号才逐渐叫响了,才成了本地的制墨名家,也才有各路达官贵人指定要我爹的墨,从那以后我爹才赚了大钱。” “也就是说,十几年来,你爹的墨,其实是你做的,外人都不知道是吗?”姚光启已经意识到,胡成墨才是自己要找的人。 胡成墨点了点头:“那时候我太小了,如果对外说墨是我做的,不会有人信的,也会影响我家的生意,所以那时候对外都说墨是我爹做的,后来,我爹怕我哥手艺不行,怕他将来吃不了这碗饭,又说墨是我哥做的,而我呢,只能被说成游手好闲的败家子。” 姚光启如获至宝,高兴的说道:“换句话说,所有人,都只知道墨是你爹和你哥制的,包括收墨的人是吗?” 胡成墨点头。 找到了新的答案,但老问题依然没解决。“那么是谁杀了你爹呢?”姚光启自言自语道。 胡成墨突然说道:“前两天有外人来找过他。” 姚光启赶忙问:“什么人?” 胡成墨说:“说是县城里来的订货的,是墨品堂的执事,每次墨品堂来订墨和收墨,都是他。” “对呀。”姚光启一拍脑门:“我怎么把这个茬给忘了。” 姚光启转身对县令何胜智说道:“何县令,烦请你把这二人先看管起来,不要为难,不要动刑,此人是重要的人证。” 姚光启马不停蹄的带着大眼驴和小胡子赶到了墨品堂,进来便问:“你们负责联络匠人收墨订货的人在吗?”一进门,小胡子就站在大门口喊道。 出来招呼的仍旧是吴执事,见到小胡子等一群衙役赶来,忙不迭的笑脸相迎,一脸恭顺的说道:“各位官差大爷……”,吴执事剩下的话硬生生咽了下去,因为他看到了小胡子身后的姚光启。姚光启则显得很自然,“不要愣着了,官差的话没听见吗,去把联络胡角分的那个人叫出来。” 吴执事尴尬的点着头,赶紧回身往店内走:“老刘,老刘。”待吴执事进入内堂后,外面众人突然听到他提高了语调:“老刘、老刘。” 前面一众人听到如此叫喊,心知不好,连忙跑到后面,只见后面的窗户的开着,吴执事站在窗前,高声喊着:“老刘,老刘。” 大眼驴一把拉开吴执事,跳出窗户追了出去,小胡子紧随其后也追了上去。两人跳出窗外,顺着巷子一通狂追。 姚光启原也要追出去,但他犹豫了一下,看了看窗台,又低头看了看地面,突然转头,用犀利的眼神盯着吴执事:“刘执事真的跳窗户跑了?” 吴执事被盯的浑身不自在,也不敢看姚光启的眼睛,说话底气也不足:“自然是跳窗跑了,刚刚跳出去的。” 姚光启一步步逼近吴执事,表情冰冷,眼神坚定,继续给吴执事增加压力:“他往哪个方向跑了?” “就是那边。”吴执事随手指着窗外,他已经慌了,咬字已经不清晰了。 “你说谎。”姚光启突然大喊一声,随即抓起吴执事的衣领子:“窝藏要犯,与案犯同罪,你想死吗?”最后的死字,姚光启特意咬的很重。 面对姚光启不断施加的压力,吴执事扛不住了,他浑身发抖,脸色惨白,艰难的举起了右手,指着右侧那面墙,挤出两个字:“他没跑,就藏在那。” 姚光启转头一看,吴执事的手指着墙上一面大立柜,这种货柜很多商家都有,不仅存放各种货品,还能存放杂七杂八的杂物,姚光启明白了,这立柜后面可能是密室,他随即拽着吴执事来到立柜前,狠狠说道:“打开,否则就抓你去县衙,按你包庇要犯论罪,去了衙门就没这么好说话了。” 吴执事虽然脸上显得为难,但还是把手去伸了出去,将第四排第四个柜子拉了出来,随即手伸进去,手腕翻了一下,似乎在里面拧了什么,与此同时,柜子后面传出了滋滋嘎嘎的声音,柜子从中间分成了两半,露出一扇很窄的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