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零二章 烟笋排骨  (第2/2页)
山玩水,那可能还有两篇诗文。可如今来此正任,首先得给老百姓找到嚼谷才成……”    “得,感谢两位老哥盛情接待,明日我先走走看看,查查前任留下的文书账册,再作主张吧。”    回到州衙,乞第已经将住房初步清扫了出来:“小巫师回来了?”    苏油一下躺到床上:“哎哟可累死我了,去烧点热水来烫脚。”    乞第笑道:“早烧好了,还加了鸡血藤。我这就去端。”    苏油拿胳膊肘支起身子喊:“记得撒点盐!”    这时候张麒张藻也回来了:“少爷。”    “喔喔喔……啊——舒服——”苏油将脚伸进盆里,烫的呲牙咧嘴:“怎么样?”    两人拖了一张凳子坐下,张麒说道:“不怎么样,城中大概有近两千户人家,两家酒馆,一处茶楼。”    “本地富户,姓梁,城外有两百亩地,还有几处山林,是最大一家了。”    苏油撇了撇嘴问道:“此地百姓,因何为业?”    张藻说道:“这个……”    乞第笑道:“小巫师,周围百姓,怕不是都在给我们蛮人种地。”    苏油惊了:“啥?”    乞第笑道:“反正我们部落里,不少汉人春季上山来帮我们种地,秋季再次上来帮我们收麦,热闹着呢。”    苏油有些忐忑:“那平日里呢?”    乞第说道:“平日里一般就是挖挖山货,编编竹器,汉人里编织手艺精湛的娃子,我们夷人女孩子最喜欢了。”    苏油手扶脑门哭笑不得:“老子还想着让夷人下山过好日子,却原来肚子吃不饱,汉人都在往山上跑……”    张藻说道:“少爷,此地几乎没有物产,有的就是苎麻,淡酒。”    苏油说道:“不对呀,杜工部诗集里曾提到过,当年此处乃造船业可谓鼎盛。”    张麒和张藻对视了一眼:“呃,少爷说的的确是实情,不过,不过,如今造船工匠们,都去了眉州……”    苏油傻了,这还是自己的锅?!    ……    次日清晨,苏油在孙修吴才的陪同下,考察夔州码头。    这个码头,虽然已经破败,但是规模基础却还保留着,苏油出蜀的时候便在船上看过,如今站在了实地上,简直叹为观止。    这里比如今的眉山码头,还要大上两倍!    孙修说道:“当年刘备在此处准备征吴,建造永安行宫,修建仓储,码头,船坞。打造巨舰,而后水陆并进东下,只可惜未成功业。”    苏油笑道:“不过给我们留下了如此巨大的基业。”    吴才叹息道:“基业何用啊?如今上下陆路断绝多年,货物不至,大船不愿停靠。其实以前,夔州是吴船的终点,蜀船的,吴蜀两地在此处进行物资交换,兴盛着呢。”    苏油捏着下巴:“总要想想法子才成。对了,寡妇清是这一带的人吧?”    孙修笑道:“你是说秦始皇时的那个?相传寡妇清在此处以取盐汞朱砂为业,富甲蜀中。我们夔州也是产盐区。”    苏油眼神一亮:“哦?”    吴才却浇了一瓢冷水:“不过本地卤泉,太过于稀薄,熬制三斤盐水,方得一两粗盐。”    如今一斤是十六两,苏油一转眼就算出浓度,百分之二,是有点低。    孙修说道:“还有个难题,就是卤泉出口多在峡中,本地盐农,用船只来回运送卤水,很辛苦,还危险。因此我们的盐最多就是满足自己消耗,除了大宁监,朝廷也不苛课务,算是自食自足。”    苏油点头:“等有时间去盐户那里转转。国以农为本,走,先去看看城外农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