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夫当国_第18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9节 (第4/5页)

的情况。再者沿途还有你的学生曲伟卿、陈秀峰接应,必然能更加稳妥一些。”

    他说出这番话其实就是在表现出段祺瑞完全的信任,自己把手头上仅剩的兵力全权委托给段祺瑞,也就等同于把北洋接下来的命运以及自己个人的命运全部交到了段祺瑞手上。

    段祺瑞轻描淡写的笑了笑,表情和语气都很认真,说道:“事到如今,项城还能如此信任段某,段某着实是感到欣慰。其实项城大不可不必如此,我这段时间必然是要留在京城,想法设法说服瀛台上的那些旧同僚不要轻举妄动。另外,我也不对项城你有什么隐瞒,帝制我是坚决不能容忍,所以我必须留在京城这边亲自督办取消帝制的相关事宜。”

    袁世凯脸上闪过一丝复杂的表情,随后则是缓缓的叹了一口气,说道:“早就料到芝泉你是本性难改。你且放心,我答应你的事情绝对会做到,否则也没有颜面再央你出面调解此次咱们北洋内部的危机。”

    他承认一开始的时候是希望借段祺瑞外派,来拖延取消帝制一事,哪怕是饮鸩止渴,但是只要帝制一天没有取消,终归还是有改变的余地。

    要说在内心深处是否还会有过河拆桥的打算,只能说是一扫而光的念想罢了。如今北洋内部正在发生过河拆桥的事情,身为北洋的领袖怎么可能还会重蹈覆辙?

    顿了顿之后,段祺瑞继而又说道:“不过,我倒是可以推举一人担任此次南下军事行动的总司令,若是由此人出面,必能重振中央军的信心,也能拉拢北洋年轻一辈的人心。”

    听到段祺瑞这么说,袁世凯心中隐隐约约猜到这个要推荐的人是谁,不过他仍然故意问道:“芝泉要推举的此人是谁?”

    段祺瑞干净利落的说道:“不是别人,正是项城的侄子袁肃袁克礼。”

    袁世凯倒是没有太的惊讶,只是心头很是奇怪,虽然之前袁肃与段祺瑞在辽东对抗日军的行动上很有默契,可两个人终归不是同路人。放眼目前北京这边的情况和军事将领的部署,可以出任总司令一职者大有人在,王士珍、田文烈、雷震春都可以,最不济也能让傅良佐来扛旗,怎么会轮到袁肃出马?

    再者,段祺瑞如此信誓旦旦的推举袁肃出马,此二人之间又有什么样的联系?

    见袁世凯沉默不语,段祺瑞倒是没有任何不快的地方,反而轻笑道:“怎么,项城,事到如今你还在担心这袁克礼会怎么样吗?”

    袁世凯挥手笑道:“哪里的话。只是感到很奇怪,芝泉你为何突然会提起他?”

    【读者的建议我已经认真考虑了,最近也在观摩其他有名作者的书,希望能有所汲取经验!】

    第79章,建近卫军

    段祺瑞不疾不徐的说道:“并非是突然提到。我到底还是考虑到目前北洋内部的情况,以及国内局势的趋向,综合考虑最好的人选非袁克礼莫属。”

    随后他将自己的看法娓娓道来,主要还是拿袁肃当初在辽东出任统x战司令来说事,由此可以证明袁肃不仅有军事才能,而且也有统帅近十万人马的经验。其次是考虑到当初袁肃在河南镇压民乱,北洋政府这边不遗余力的大肆吹捧,将其打造成北洋少壮派的领军人物,以及中央军的灵魂人物。

    在袁肃辞职赋闲之后,尽管袁世凯又转而吹捧陈宦,可惜陈宦根本不争气。目前四川的局势不可不谓是打开了此次祸乱的源头,要不是陈宦优柔寡断,局势怎么会发展到眼下地步?即便不能说的这么绝对,但是也肯定不会恶化的如此迅速。

    这些都是能够说的出口的理由,至于另外一层意思,则是段祺瑞希望兵权交到一个可以信任又不是百分之百袁世凯亲信的手里。只要袁肃掌握的兵权,并且顺利的解决汉口的问题,那么袁肃的名声以及北洋内部的地位必然会达到登峰造极。所有目光都集中在袁肃身上,袁世凯便没有办法再寄希望于重新稳住帝制。

    简单一句话来说,段祺瑞是希望袁肃的风头盖过袁世凯,接下来他便能在北京这边有条不紊的安排取消帝制的活动。

    当然,这些话他不会明摆着告诉袁世凯。

    “芝泉你说的很有道理,克礼确实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之前我也埋没了他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