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 灵阳县陶公子  (第2/2页)
还没有反应过来,一旁的陶老爷猛地一下站了起来,急切的问道“你说的可是钱塘县的李毅李知远。”    陶岳明也反应了过来,一脸惊喜道“是的,是的,李兄与安兄的确是我的同窗好友,没想到他们今日会来。”    说完站起身来朝着门外前去迎接,陶老爷也是快步走出,嘴中说道“岳明,我与你一起出去迎接。”    主人突然离开,一旁的坐着的客人一脸的疑惑。    “这李毅、安幼舆是何人?竟然让陶公子与陶老爷亲自出门迎接。”    坐在左侧的一个宾客正冥思苦想,突然间脸色一震,大声说道“我想到了,原来是他,大家可还记得十年前那个钱塘县的神童,现在的济世堂的李大夫。”    此人一提示众人恍然大悟,脸上也露出了释然的表情。    “原来是他,怪不得陶公子与陶老爷会亲自出去迎接。”    “娘,这钱塘李毅是何须人也,竟惹得大家如此表情。”一个身着红衣,身姿婀娜,满脸柔情的朱景兰对着身边的娘亲问道。    “朱大小姐有所不知,这钱塘李毅当年可是远近闻名啊!此人出生一个农户家庭,但天资聪慧,五岁习文,八岁背书,十岁成为童生,十二岁考中秀才,十五岁更是直接考中举人,乃是远近闻名的神童,只是后来弃文从医,开办了医馆,如果不是那件事的话,此时定然是考中进士,就是状元也无不可,定然是一方父母官,哎,天意难测啊!”说话的是一个四五十岁的老者,在说完之后更是满脸的叹息之色。    这朱景兰也不过年方十八,十年前不过是七八岁的小孩,怎会知晓当年之事,听到众人的叹息后一脸的疑惑,紧接着问道“这李公子当年可是遇到了什么事?为何要弃文从医?”    朱景兰坐在一旁的母亲脸色一变,赶紧捂住女儿的嘴,紧张的说道“女儿啊!这件事千万不要在李公子面前提,以后有机会娘在告诉你,记住,千万不要在李公子面前提,知道吗?”    “嗯,知道了,娘。”朱景兰看着众人的表情赶紧点了点头头应道,但是心中的疑惑更加浓郁,对着这个即将进来的李公子更是充满好奇。    门外陶公子与陶老爷两人快速出门迎接。    “两位公子大驾光临真是有失远迎,恕罪恕罪。”陶老爷看着李毅二人,脸上的笑容更加的浓郁。    李毅二人赶紧回礼道“我二人不请自来,还请陶老爷不要怪罪可好。”    “哪里,哪里。”    一旁的陶岳明能够遇到当年的好友也是一脸兴奋之色,对着二人拱手行礼道“见过知远兄,幼舆兄。”    李毅拱手还礼道“岳明兄,别来无恙啊!”    安幼舆也是一脸笑意的说道“岳明兄真是让我二人好找啊!回来了也不知通知我二人一声。”    “恕罪,恕罪。”陶岳明一脸的羞愧之色道“家父与我长乐坊接风洗尘,宴请宾客,两位同窗知晓,岳明不喜此等环境,本想过两日亲自去拜访两位,只是没想到两位同窗竟然赶来了。”    李毅一脸笑意的看着安幼舆调笑道“听到了吗,这是有人不欢迎我们啊!要不,我们回去吧?”    安幼舆知晓李毅是在故意调笑,顺着说道“是啊!我们还是骑着马,再走二十里路回去吧!可怜我们这么远前来竟然连杯水都喝不到啊!”    陶岳明一脸苦笑道“二位还是不要调笑岳明了,在说的话岳明就要无地自容了。”    李毅三人对视一眼,随即哈哈大笑,这一笑,六年不见的隔阂消失不见。    “知远兄,幼舆兄,请。”陶岳明邀请道。    “请~”    “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