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段阅读_第 66 章  (第1/1页)
    郑新:“…………”    评论里已经不能看了,因为上一届的业余组就很不能打,贡献了很多笑料,这一届网友格外期待。    看到前沿杂志对今年业余组的评价,大家纷纷哈哈哈,说什么的都有。很快,“流行弹得真棒”成了今年业余组的标签。    还有不少网友说,就冲着很棒的流行去的,周末转播时一定看!    郁久终于把两小时弹完,下来就看见他俩歪成一幅废猫扶不上墙的姿势:“?”    郑新:“让小乔说。”    刘柯乔:“没什么,就是被嘲讽了。”    郁久笑笑:“这有什么,观众的的耳朵也不是摆设,到时候总要看节目的。”    郑新想想也是,但是想到周末还有好几天,就有点提不起兴致。    他随手又一刷,突然看见了新的热点推送——    [@古典人生雪莱:[图片]分享图片,业余组的小哥哥]    郑新点进去,看见了郁久的照片。    那是他弹完第一首谢幕时拍下的。少年背脊挺直,脖颈修长,西装笔挺,脑袋后的小揪揪又有一丝俏皮。    镜头拉得很近,郁久的侧脸占了一半画面,头顶的shè灯映在他的眼睛里,像汪了一潭水。    总之,如果郁久平时的颜值有八十分,这张照片起码拍出了180分的意境!    下面的评论比蜉蝣杂志的头条激烈多了——    “太好康了我fong了我给大家表演一个原地去世”    “这是业余组的小哥哥好像,近看更美了,我那天为什么没坐前排?”    “???什么情况,以后连听音乐会都要带望远镜了吗!”    “就这颜值,他给我弹个巴啦啦小魔仙我都买票。”    “人家流行弹得真棒啊朋友们!!我别无所求!我要大声喊出三个字!”    “我——可——以——”    郑新:“…………”    刘柯乔抢过手机刷完,感慨万千地说:“总感觉被用另一种形式羞辱了。”    第37章    热度很快发酵,最先被bào出来的竟然不是郁久的个人信息,而是他和小胖子在安检处对峙的视频。    有好事的吃瓜群众拍到了刘nǎinǎi被小胖子嘲讽,又被郁久解围的那一段情景,前因后果清晰,传视频的人还怕别人听不清说话声,贴心地加了字幕。    刘nǎinǎi手足无措的解释确实很能激起群众的同情,后来她等到郁久,被证实不是说谎的老人,结局大快人心又正能量。很快这个视频就转出了圈。    甚至引起了小范围的“听音乐会是不是必须正装“的讨论。    可是到了晚上,颜狗们的狂欢被一群学界大佬给强行泼了一盆冷水。    起因是一位音乐学院的教授正装下场,怒斥网友对古典音乐“不尊重”,强烈抵制演奏家偶像化。    [@邱盛景v:现在的网友,毫无底线,青音赛是给年轻乐手们比拼专业技能的舞台,不是让你们发花痴的偶像剧。因为容貌上的优势就能博得更多关注,更有青少年直言“只要脸好弹成什么样都无所谓”,这有违比赛的初衷。再这样下去,钢琴正统学界的尊严不复!@全国音乐协会]    其实这群教授抵制一年比一年关注度更高的青音赛,已经不是这一两天的事情了。    古典音乐曲高和寡,对于更多群众来说,一支凤凰传奇可能比贝多芬莫扎特更令他们快乐。    你可以在广场上嗨皮蹦迪一整晚的苍茫天涯我的爱,但是你能在这些地方听到大喇叭放匈牙利舞曲吗?    有这个欣赏水平的人太少了。    不硬去追求其中的原因,复杂是一方面,没有意义也是一方面。审美教育不是短时间能够达成的,所以在国内,古典音乐永远不能如国外一样平易近人。    青音赛之所以设置表演曲目项目,包括一届更超一届的媒体宣传规模,究其原因都是为了通过一次次的比赛,让更多人关注和欣赏这些传承不息,经久不衰的美丽音乐。    但有些教授非常看不惯这个,他们认为,外行对内行指手画脚,简直是一种耻辱!    看看有了这些媒体,有了这些没有底线的沙雕网友,好好的音乐都被调侃成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