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7.1.长大  (第2/2页)
出南湾路了。距离梁允临家是相当远的一段距离。    从前梁允临就很少去,一般要过节的时候,才会跟着去给梁稚提东西。    梁稚不在的那段时间,他基本上是在超市里买的菜。因为超市离他们家很近。    而街区的老人们则更加习惯去菜市场,所以超市里的菜经常会放很久,不是很新鲜。    之前他是自己一个人吃,这种东西他也并不在意。梁稚回来之后,他就上心多了。    第一次在菜市场买东西的时候还有些不知所措,这一段时间下来,他也有点熟门熟路了。    到市场熟悉的摊位买下食材,他提着好几袋东西往回走。    他买了一条鱼,因为自己技术不熟练,他干脆让摊主帮他处理过了。做一道蒸鱼,再煮一锅豆腐青菜汤……这样子的菜总不会再煮糊了吧……    梁允临想着,抬头一看,家就在前面了。    他的脚步都不禁轻快了许多。    “小梁?去买菜啊?”有位奶奶喊住了他。    梁允临停下来和她打了个招呼:“是啊,陈奶奶。”    陈奶奶笑眯眯地:“最近都去菜市场买菜了?虽然走得有点远,但是菜市场的东西才新鲜啊……”    陈奶奶絮絮叨叨说了一堆,梁允临有点心不在焉,嗯嗯啊啊应和了下。    “你出门怎么都不把灯关掉,太浪费电了。”陈奶奶指指梁允临家,窗口正透出暖黄的光。    那当然不是梁允临没有关灯,而是梁稚在家里开的。    梁允临说:“啊,忘记了。”    “话说你隔壁家王奶奶还没回来吗?”陈奶奶话锋一转,指向了王奶奶家。    王奶奶家安安静静的,天色渐晚,也不见里面亮灯。    里面已经很久没有亮灯了。    “还没有回来。”梁允临说。    “哎,年纪也摆在这里了。”陈奶奶摇了摇头,和梁允临挥挥手,终于放过了他。    陈奶奶和王奶奶年龄相仿,住得又近,家里情况也非常相似,两个人是很好的朋友。    这里的老人家大多都没有手机,家里只有一台座机可以联系。两位奶奶时隔这么久没有联系也很正常。    整条南湾路,似乎连了网线的也只有梁允临一家。    梁允临心情难免有点沉重,看了看快要融入黑暗中的王奶奶家,又看到了自己家里的灯光。    他不再作他想,果然还是快点回家吧。    梁允临把酱油和热油淋在撒了葱花的鱼身上,液体和鱼肉相触的那一瞬间爆发出来一阵香气。    梁稚吸了吸鼻子:“好香!”    “还不快去洗手。”梁允临催促梁稚。    “嗯嗯!”梁稚搬来小凳子,在水龙头下冲了冲手,又跳下椅子。    “不要跳来跳去,小心一点啊。”梁允临提醒她,感觉自己像个操碎心的老父亲。    “知道啦。”梁稚端着菜到餐桌前坐下,乖巧等着梁允临过来。    今晚的豆腐青菜汤和蒸鱼果然没有都没有糊味。只是豆腐切得碎了点,鱼的肉老了点而已。    “比之前好吃很多欸。”梁稚说,“果然是因为有我在帮忙的原因。”    “是啦是啦。”梁允临笑着给她夹了一块鱼肉。    ……    晚饭后,梁允临在网上看了会,本来想给梁稚买相框,最后还是买了相簿。    或许以后还会给她画很多画,这样就足够有位置放,而且也不怕折出痕迹了。    他下了单,退出页面,看到了APP旁边的微博。    梁允临手机里的APP喜欢按照颜色排列,橙色的旁边是黄色。    他顺势点开来。    其实他不常使用微博,这次顺手点开,发现账号还是当年梁稚给他注册的,发了很多他们日常的那个账号。    当初他还想过把这些事情都画出来呢,这件事情也已经搁浅了。    他心念一动,从梁稚的枕头底下翻出来那两张画,拍照、上传,更新了一条没有文案的微博。    梁允临正想把画放回去,忽然意识到了什么。他把枕头拿起来,掀到背面,果不其然看到了炭笔的痕迹被印在了白色的枕套上。    梁允临:……    梁允临:“梁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