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31金凿破除石壁名,故人携怨带怒来 (第2/2页)
江捷没有回头看青禾,她快步走到一名伤兵床前。熟练地解开染血的绷带,检查伤口情况,清理、上药、重新包扎,动作精准、迅速而轻柔。她穿梭在营帐之间,依次为需要换药的士兵处理伤口,仿佛青禾不存在一般。 青禾僵立在营帐门口,眼睁睁看着江捷为一个个伤兵换药。 青禾站在门口,脚像生了根一样无法挪动。 他和江捷同是医会学子,自然知道夜昙骨的毒性,那是文字记载的“蚀骨之痛”。可文字终究是苍白的,当这血淋淋的现实摆在眼前——断肢的惨状,士兵脸上因痛苦而扭曲的五官,空气中令人作呕的腥臭…… 这才是“夜昙骨”。这才是战争。 江捷处理完最后一个伤兵,直起腰,额头上沁着细密的汗珠。 当江捷为营帐最后一个士兵包扎完毕,起身走出营帐时,青禾的脸色已难看到极致,身体微微有些颤抖。 “琅越血脉有越王与花神庇佑,不受夜昙骨毒性影响。”她的声音很轻,却在这死寂的营帐里振聋发聩,“但青禾,这世上除了我们,还有很多人。此毒之苦,非我族人所能想象,它令生者比死者更痛苦。” 她抬头望向他,目光平静而坚定:“学医之时,长老教过我们,救人不问贵贱亲疏,怨仇善恶,我……无法坐视。” 青禾的脸色难看至极,嘴唇微微颤抖,拳头紧紧地攥着,那双总是带着飞扬神采的眼睛此刻死死瞪着江捷,指甲几乎要刺破掌心。他的脑海中翻腾着无数驳斥的话语:医者仁心,可你首先是琅越的女儿!他们是侵略者! 但他最终没有说出声,愤怒、痛心和一丝几不可察的动摇全部凝固在脸上,变成极度难看的僵硬表情。 江捷看着他,目光平静而坚定,一字一句,清越如击磬石:“青禾,我不后悔。” 青禾的身体猛地一僵,彻底失去了反驳的力气,唯独脸上那份难看的神色,丝毫不减。他看着眼前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女孩,那个曾经和他一起在山林里采药、一起爬在树顶吹风看星星的好友江捷……那个熟悉的、现在却又陌生的江捷…… 如今站在他面前的,是一个他不认识的、却又让他无法恨起来的医者。 江捷的眼神充满柔和与恳切,她知道自己伤透了这位朋友的心,近乎哀求地看着这位他。 “青禾,我知道你恨我,但请你告诉我阿爸阿妈,我在这里过得很好,请他们不用担心。” 他没有接话,没有承诺,没有道别。只是用一种混杂着愤怒、失望和某种复杂悲哀的眼神最后看了她一眼,猛地转身,头也不回地大步离去,身影很快消失在军营辕门之外。 江捷追到帐口,看着那个青色的身影彻底消失在风沙里。 她站在那里,像一座风化已久的石像。 直到肩上一沉,一件带着体温的外衣披了下来。 她微微侧头,靠向他传来的些微暖意,轻轻闭上了眼睛。 “他说了什么?”宋还旌的声音低沉,打破了她周遭凝固的寂静。 江捷没有立刻睁眼,只是将身体的重量更多地倚向身后唯一的支撑。过了片刻,她才开口,声音干涩:“我已被石壁除名,”她顿了顿,“终身不得入境磐岳。” 话音落下,宋还旌揽住她肩膀的手臂收紧了一瞬。他想说些什么——或许是“抱歉”,或许是“你不该承受这些”,又或许是其他。 可所有的言辞在唇齿间滚过一遭,都显得如此苍白无力,这样的伤痛,岂是几句轻飘飘的安慰能够弥合的? 日子还要过下去。 接下来的几天,江捷照常起身,用药,巡视伤兵营,为那些截肢的兵士检查伤口愈合情况,调整药方。她依旧冷静、利落,她有条不紊地处理着伤兵的善后事宜,清点药材库存,记录每一个康复士兵的状况。她说话的语气平稳,脸上看不出悲喜,仿佛“石壁除名”不曾影响她分毫。 战事已了,秋风一日日卷过枯叶。 随着最后一批伤兵的伤情稳定下来,军营里弥漫多日的血腥与药气终于散去,取而代之的是初冬平原的萧瑟与冷寂。伤兵营已不复往日的哀鸿遍野,大部分士兵已经归队。空气中那股浓重的血腥与药味,终于被清冷的冬日气息取代。 返京的调令到了。 傍晚,残阳如血。 宋还旌来到江捷暂居的营帐外。她正坐在帐前的小凳上,就着最后一点天光,分拣着晒干的草药,她的影子被夕阳拉得很长,显得格外纤细单薄。 他在她身旁站定,阴影将她笼罩。江捷没有抬头,手上的动作却慢了下来。 沉默了片刻,他低沉的声音响起,没有迂回:“我要回京师了。” 江捷的手指微微一顿,捏着一片枯叶,没有应声。 他继续道,语气平稳,却比平日更加慎重:“京师,医馆药铺林立,疑难杂症汇聚,更有宫廷典藏医书。你的医术,在那里能有更多施展之地,也能精进更多。” 然后,他略微停顿,目光落在她低垂的眼睫上,声音放缓了些:“你,可愿随我同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