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七二节 劝进(二) (第1/2页)
大家定睛一看,原来是右卫将军李安静! 他斩钉截铁地道:“韦大将军,请恕末将不能签这个字!” 说完,咬紧嘴唇,一言不发,如磐石般不可动摇。 大家惊异地望着他,谁不知道武则天的上位已是板上钉钉,这时候劝进,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至少签了字,武则天应该不会找人麻烦。 不签字,一定有麻烦! 有人暗忖他不识事务,也有的人忧心他的命运,识得他的则在赞叹不愧为李纲之孙。 我爷是李纲,这个李纲可不得了,他乃隋唐朝的名臣,曾经过做三个太子的老师! 哪三个太子?隋文帝的首任太子杨勇之师(任太子洗马)、唐首任太子李建成的太子詹事、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的太子少师。(李纲另一个身份是太子杀手,他教导过的三个太子三个被废,二个被杀) 李刚以刚正著称于隋唐,敢进谏言,若太子有失,必定直言规劝。 唐高祖李渊曾这么评价李纲道:“今我有公,遂使刑罚不滥。” 李安静气节无忝乃祖,不堕落家风丝毫! 他在堂上硬邦邦地说他不签,韦晞淡然道:“签过字的将军们就散了吧,李将军留下,待我劝说劝说他!” …… 等大家都走了之后,韦晞相询签字不? “不!”李安静再次拒绝。 韦晞也就不多废口水了,叹了一口气道:“公虽正直,但时也势也,逆之必受伤折。” 他授意文案写了一道命令,乃派遣他前往西域军前效力,他签发后,递给李安静道:“立即出发!” 调动一个禁卫将军的手续当然不会这么简单,还需要武则天同意,朝廷发下旨意才行,韦晞准备的是事后报备,他有很大的把握通过,这样可以保住李安静的命。 毕竟武则天要办大事,给她一个台阶下,她也不会丧心病狂地大杀特杀,血光之气不利于大事,不吉利。 李安静必须早走,否则等武则天办完大事,秋后算账,他必死无疑! 韦晞几乎还想到了如何处置李安静,待他到达西域,太平公主就会找个由头,削了李安静的职务,褫夺他所有的爵位、荣誉,只作普通一兵! 如此平息武则天的怒火,保住李安静的命! 韦晞向来不喜欢乱杀人,尤其是那些敢于直谏者,乃中华民族的脊梁,杀掉他们太多,就伤了中华民族的节气与血脉! 军人卫国,军人只要不死,中国就有希望! 接过了命令,李安静楞有片刻,给韦晞深深地施了一礼,径直离堂。 …… 韦晞发出的调遣令与丘神绩的弹章几乎出现在武则天的御案上! 先看过调遣令,再看弹章,武则天的额头拧成了一个结。 丘神绩弹劾李安静竟然敢大胆谋逆,对太后不满、不敬、不忠!竟敢不签字,论罪可诛九族! 又弹劾韦晞竟然敢包庇李安静,与他同罪,论罪当斩!(丘神绩可不敢说诛韦晞九族,韦晞的妻族……) 再构陷韦晞深得军心,一呼百应,召集诸卫将军议事,莫敢不从! 好个大胆的韦晞,好个大胆的李安静! 武则天目露凶光,眼神幽幽有如母狼! 见势不妙,上官婉儿轻轻地道:“驸马的劝进表已经送到武三思那里了!” 他是有功的! 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