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节  (第2/2页)
    赵瑀把泥人放入盒子收好,“说不上喜欢,只是无聊时拿出来摆一摆,你进来说话。”    李诫没动地儿,笑笑说:“我是抽空过来看看你,马上就走。”    他犹豫了下,凑近说道:“瑜、瑜……”    赵瑀睁大眼睛看着他。    “瑜……”李诫的神情变得有点僵硬,忽说,“雨好大啊,昨天的!你昨天淋了雨,虽是夏天也要当心不要着凉,姜汤有没有喝?”    赵瑀笑道:“我没事,挺好的,你也要多注意呀。”    李诫应了一声。    二人突然没了话说。    一只鸟儿扑棱着翅膀飞过,击碎了二人间的沉闷。    李诫似乎刚想起个事,“那个,明天我上门提亲。还有,建平公主那头你不用害怕,咱们成亲了就离开京城,去南边,她手再长也够不着。”    “去南边?”    “嗯,任职文书还没下来,不过基本能定下来是去南直隶,约莫是个县官。”    赵瑀是真心替他高兴,“那我提前恭喜你啦。”    “同喜同喜!”李诫顺口回答,话刚出口就看到赵瑀脸红了。    李诫咳了一声,“那、我走啦。”    他必须要走了,因为他发现此刻他不会说话了。    赵瑀目送他离开,然后把放着泥人的长方锦盒压在了柜子底。    翌日是个大晴天,艳阳高照,万里无云。    赵家又迎来了李诫的登门提亲,和前日有所不同,陪同李诫来的人赵奎也认识。    魏士俊,赵奎的同科,学士府庶出的二公子,金科状元。    李诫老大不客气说:“上次你们嫌弃袁总管是个奴仆,这次总不会嫌弃状元郎了吧?”    赵奎看看李诫,又看看魏士俊,“你们怎么会认识?”    魏士俊摇着一把泥金折扇,显得颇为风流倜傥,“赵兄,这话说来就长了,以后慢慢再说,敢问伯父在不在?”    赵奎脸拉了下来,“不在!”    李诫哈哈一笑,“赵老爷是不是在国子监?放心,他准一会儿就回来。赵公子你别不信,一炷□□夫之内,你肯定能见到你爹的面!”    赵奎嗤笑一声,根本不信。    结果一杯茶还没喝完,门上就传话——老爷回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悄咪咪改了下男二的名字……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青春、润。。。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拂青子 10瓶;阿昼吖 5瓶;重阳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章    赵老爷四十多岁,略长的国字脸,漆黑的八字须修得整整齐齐,一双不大的眼睛微眯,嘴角下吊,看上去就像学馆里的教书先生。    李诫和魏士俊给他行了晚辈礼。    赵老爷客气几句坐到上首,眼光上下扫着李诫,似是在考量什么。    李诫泰然自若任他打量,丝毫不觉得别扭。    魏士俊左右瞧瞧,便笑道:“本来我父亲要亲来讨杯媒人茶喝,但天不亮就被皇上叫到宫里去了,现在也没回来。李兄的婚事要紧,小侄就临时担了这桩事。喏,官媒也请来了,我当不了媒人,做个见证应该可以。伯父您可别怪小侄孟浪。”    赵老爷堆起笑容,“魏大人是我朝肱骨之臣,日夜为国事操劳,焉能为这等小事浪费精力?若他真的前来,倒是老夫的罪过了。说起来魏家是天下读书人的榜样,父子四进士,一门三状元!想当年老夫也曾与魏大人共事……”    他呷口茶润润嗓子,大有和魏士俊畅谈之意。    李诫无意听他说废话,给官媒使了个眼色,官媒会意,逮了个空档说起亲事来。    赵老爷收了笑。    赵奎想嘲讽他几句,碍于同科在场,他不愿失了风度,只板着脸冷冰冰地瞪着李诫。    官媒干巴巴地说着顽笑话,试图让气氛不那么沉闷。    在尴尬的说笑声中,赵老爷终于发话了,“成吧。”    什么成?成什么?赵奎一头雾水看着父亲。    却见李诫从椅中一跃而起,喜笑颜开冲赵老爷一拜,“多谢岳父大人成全!”    赵奎惊得瞠目结舌,指着李诫,看着父亲,结结巴巴道:“他、他……”    魏士俊摁下他的胳膊,笑道:“他是你妹夫,今后也许还是你同僚。”    赵奎叫道:“什么?!”    李诫抻了下袖子,抚平上面的折痕,笑道:“不过一个县令而已,岳父您老可别嫌小婿官儿小啊。”    县令?而已!赵奎嘴角抽搐一下,春闱后,他没考中庶吉士,只好在吏部候缺。他一心想做京官,然而等了小半年也没等到递补。再去吏部活动时,却是连外省的实缺都没了。    可李诫竟然得了七品的县令职位?他连秀才都不是,功名都没有,说不定连字也不认识,凭什么当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