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节  (第2/2页)
在等着呢。”    无论宁海表现的如何客气,他都是含元殿的总管,圣上的身边人。    莫说是姚轩一个国子监学生,便是国子监祭酒柳无书,也不会轻易得罪他。    更何况,姐姐也在含元殿,姚轩自然不会态度狂妄,为她招惹祸端。    “总管有礼,”向宁海总管拱手示意,姚轩道:“请您前面带路。”    姚家的钟灵毓秀,大概都集中在这姐弟三人身上了,宁海总管暗自摇头。    虽然不曾见过锦书的幼弟姚昭,但只看前边的姐弟两个,也能猜度得出他人才如何。    宁海总管转身往内室走的时候,笑意愈发深了几分:“小公子客气。”    姚轩进去的时候,圣上正同柳无书说着话,见他入内,便一道将目光转了过去。    圣上的目光是探寻,柳无书的目光则是欣慰。    姚轩的才气与能力,皆非泛泛,只是缺少一个机会罢了。    现下,不就是一个好的时机?    方才隔的有些远,姚轩又跟着柳无书身后,圣上看的不甚分明。    等人到了近前,他才发现,姚轩同锦书,生的是很像的。    这叫他难得的心绪一软,目光微微柔和起来。    “朕听说,”圣上问他:“你打算参加明年的春闱?”    姚轩应声道:“是。”    圣上随意的翻了翻面前那摞卷子,忽然笑了。    “有把握吗?”他问。    姚轩低垂着眼睛,语气却很坚定:“有。”    圣上看着他,缓缓道:“朕问的,是你能不能中会元。”    “回圣上,”姚轩目光坚毅,道:“学生回答的,便是这个问题,能。”    初生牛犊不怕虎,圣上心里忽然冒出这句话来。    可是,看着这个年轻人那双同锦书相似的眼睛,他忽然想试上一试。    试一试他有几分才学,能否当得起方才柳无书评论的栋梁二字。    “九二,咸临,吉,无不利。”圣上问:“出在哪里?”    “出自《周易》临卦。”姚轩答道。    圣上点头,又问:“下面是?”    “六三,甘临,无攸利;既忧之,无咎。六四,至临,无咎。六五,知临,大君之宜,吉。”    姚轩面色沉着,缓缓道:“上六,敦临,吉,无咎。”    “其惟不言,言乃雍。”圣上问他:“出自哪里?”    “出自《尚书》中的周书,无逸篇,”姚轩答道:“不敢荒宁,嘉靖殷邦。至于小大,无时或怨。”    圣上面上有了一丝笑意:“《礼记》燕义,最后说了什么?”    姚轩面色不变,沉然答道:“席:小卿次上卿,大夫次小卿,士、庶子以次就位于下。    献君,君举旅行酬;而后献卿,卿举旅行酬;    而后献大夫,大夫举旅行酬;而后献士,士举旅行酬;而后献庶子。    俎豆、牲体、荐羞,皆有等差,所以明贵贱也。”    “不错,”圣上赞了一句,随即问:“若使匈奴来袭,边城将领窃战,弃城而逃,你前往主持大局,该当如何?”    这句话出口,内室的氛围立即便有了变化。    圣上此前问的,只能算是墨义,标准答案也只有一个,只消记在脑子里,原封不动的背出来,便不会有错。    但是这一次呢?    谁知道圣上心里,想要的答案是什么?    便是柳无书在一侧,也暗自捏一把汗。    “圣上,”姚轩微微蹙眉,略经思索,道:“学生心中有疑问。”    圣上淡然道:“讲。”    “匈奴军马多少,我军现存军马多少?”    “城中壮年男子多少,老弱妇孺多少?余粮可足?”    “将领弃城而逃,带走多少军马?城中府库,又是否有军备遗留?”    “匈奴来袭,已然围城,又或是距离多远?”    “相邻边城,又能否来得及,并且有力量组织救助?”    “距离边城最近的内城,又有多少路途?”    姚轩语气缓慢,接连数个问题出来,直叫人眼晕,反应不过来,而圣上却笑了。    “将领带走城中一半军马,而匈奴军力三倍于我。    城中壮年男子约有四分之一,粮草只余十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