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节  (第1/2页)
    而且,就算曹操自己不这么想,也难免就有人要这么在背后说他,因此不如让曹操回老家去。    只是……    “来福那里你要怎么说?”    上次曹操离开曹旭已经哭的一塌糊涂了,这次曹操如果再走,怎么哄好曹旭就是个问题了。    这对于曹操来说不是个问题:“不如让来福跟我一起回去,也刚好让她见见老家那边的亲戚,除了她还不记事的时候见过几个人,其他的来福还都没见过吧。”    这年头出门不便,大家至多也就是遇上节日喜事之类的送点礼,不是红白事情一年也难有几次通信,可这时候又最看重亲戚关系,这是不能疏远的。    曹腾只有曹嵩一个养子,曹嵩又只有曹操和曹旭这一儿一女,因此要说起亲戚来,老家那边的亲戚就更显得珍贵一些了。    可带着曹旭去的话,曹嵩也有些犹豫。    九岁也不算很小的孩子了,并不用太过担心,可曹旭一直以来也没离开过洛阳,再加上跟着曹操去,曹操能把曹旭照顾好?    对于这个,曹操表示:“不是还有她嫂子在么,我或许没那么妥帖,但她办事是再好不过的。”    这倒是了。    但曹嵩还是要说:“你要真带着她去,你自己跟你母亲讲,我不说这话。”    曹操:“……”    爹啊,几年不见,你变坏了= =    ☆、第 22 章    丁氏原本是反对曹旭跟着曹操走的,毕竟她能够理解曹操要回老家的原因,也愿意曹操离开,可曹旭跟着一起走叫什么事儿呢。    她才九岁呢。    丁氏觉得吧,放在她自己身边看着,曹旭的画风就已经很歪了,如果再放出去,天知道曹旭会变成什么样。    毕竟丁夫人说是嫂子,但实际上正因为她是曹操的妻子,所以她才更不好管教曹旭。    曹操自己都不管,还能指望丁夫人管吗?    丁氏不担心丁夫人是不是能照顾好曹旭,丁夫人办事还是很靠得住的,但这孩子并不仅仅是照顾好了就行呀。    丁氏是反对的。    可曹操多聪明的人呀,他跟丁氏说之前就把这事告诉曹旭了。    丁氏不同意,和曹旭自己想去,她一个劲的磨着丁氏答应她,丁氏也真的拿她没什么办法。    所以说,在管教曹旭这件事情上,曹家从上到下都挺没资格嫌弃别人的。    不过丁氏又问:“你不是还要练武么?老家的情况可比不上这里好呢。”    曹家在谯县虽然也是大家族,曹操他们回去也不会受到亏待,但谁会在给姑娘准备住处的时候多添一个练武场呢,曹旭的那些兵器,就算都带着,去了之后也很难施展。    曹旭在家里可是有专门的地方练武的,室外的,她自己的住处有一个,徐昌那里有一个,还有一个室内的,方便天气不好的时候用。    去了谯县显然没这么好的条件给她了。    这个倒是让曹旭有些苦恼:“不可以在那边也修一个吗?”    曹嵩在老家是有产业的,还不至于让孩子们去住别人家的房子,因此也就不存在不方便动手改建的问题。    丁氏又说:“那你去了,谁教你呀?”    “我可以让师父跟我一起去,”曹旭说道:“师父说过的,我去哪里他就去哪里,一定教好我。”    徐昌当年被人抹了功劳,自己又身有残疾,还跟长官关系不好,一路到洛阳来投奔亲戚,他原本只想当个家丁护院之类的就好,可根本没人愿意要他。    谁愿意把一个残废摆在自己家里,带出去也没面子啊。    最后是曹嵩要了他,还不是让他去做护院,而是让他教导曹旭。    这差事说好也好,说不好,其实很多武师父也是不愿意的。    教男孩子也就算了,教女孩子算什么事儿嘛。    可徐昌当时生活艰难,日子都快过不下去了,能有一口饭吃就不错,曹嵩也没有折辱他,只是教导的学生性别不太一样而已,徐昌自己不介意。    边境那地方,姑娘们彪悍的也有很多,和洛阳这种地方完全不一样,徐昌是不在意这种事的。    到了曹家之后,曹家上下对他都很好,曹旭对他也是一口一个师父的叫着,再加上其实曹旭天分不错,在练武方面又肯吃苦,徐昌就想着怎么也要把曹旭教好了,只是跟着曹旭去谯县而已,小事一桩嘛。    丁氏实在是没办法,再加上还有曹操劝说,曹嵩也不拦着曹旭,她也就只能答应了。    虽然说是要出门,但并不是立刻就能走的,老家那边得提前送信让人准备,还有曹旭要求的练武场地也得抓紧修建,而他们自己则在近一个月之后才动身。    可临到了要走的那天,曹旭又哭了。    “父亲和母亲不跟着一起去吗?”    曹操:“……”    谁也没说他们要去啊。    而且曹嵩还在洛阳有官职呢,哪儿能乱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