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节  (第2/2页)
多给少是个意思,这不是还得求人办事。她想了想,人家可是宫里的御医,金锞子太小兴许看不上眼。一咬牙,一狠心,自己起身进了内厢房,准备拿金元宝砸他,一个不够,五个,五个不够,十个,下血本砸的他好好看病了为止。    先不说颜学庆看着楚氏捧出的金元宝以后,面上的表情有多么的精彩缤纷。就是裴天舒也跟着很是囧囧有神,都怪他没给媳妇交过底。    裴天舒清了清嗓子,想将这尴尬掩饰过去,按了按楚氏的手,才道:“你有所不知,颜御医乃一心救人的好大夫,并不是那些贪图钱财之辈。”    颜学庆的面皮抽了抽,在心里碎碎念:他说的一定不是我。    楚氏犹自不放心,裴天舒也不放心啊,只是两人不放心的地方不在一处。    楚氏还是不放心颜学庆会不会给她女儿看病不上心,裴天舒则是单纯不放心女儿了。    虽说颜学庆一副“没什么”大事的表情,可他女儿的烧不是还没退的嘛!    遂问:“如何?”    颜学庆的眼睛好不容易从金元宝上挪了回来,怏怏不快地道:“无妨。”    “开药否?”    “不用。”    “施针否。”    “不用。”    楚氏急了,又想去拿金元宝。    裴天舒冷笑:“不用,你给他他也不敢要。”    颜学庆心说:你给我,看我敢不敢要!    可是胳膊不够粗,注定了某些话他只能在心里说,嘴上说的就是另一番话了:“嫂夫人,莫要客气。”    一句“嫂夫人”,治好了楚氏的暂时性失忆。哎呀,不好,怎么忘了生孩子时的事呢!    她小脸一红,转身走了。    颜学庆一口茶哽在喉间,md也想起来了。    裴天舒:摔,这两个笨蛋,一点儿破事,搞的跟有私情似的,幸好他是英明神武的。再摔,快给他女儿看病啊!!    就这么磨蹭了一会儿,颜学庆见裴天舒和楚氏不放心,到底给开了剂方子。可与其说这是药方,倒不如说是茶饮,只有两味药,桑叶和菊花。    见他不解,颜学庆解释了一二:“这症看着凶险,其实并不是什么大病,热三天,出疹,再三天疹退,也就好了。这期间,出疹莫挠,莫见风,莫食腥热。”    床上挺着正梦死的裴金玉一听,原来虚惊一场,一翻身,给个屁股在外面,睡觉去了。反正醒着也是难受,睡着了还能舒服一点儿。    果然和颜学庆说的一样,第三天傍晚,裴金玉身上的高热退下来以后,就再也没有反复过。    只是总不见疹出,她心里憋闷的难受,最后颜学庆不知给她吃了颗什么做的药丸子,红疹子一粒一粒以光速冒了出来,遍布全身,尤其脸上最多。    楚氏一看,吓了一大跳,好好的可爱女儿成了个小麻子,忧心地询问裴天舒:“不会留疤吧?”    这年头,姑娘家的有一丁点儿的疤留在脸上,以后还能愉快的生活吗?    裴天舒也忧心:“不会吧!”    他也不确定,一抬脚出门右拐,找颜学庆去了。他准备去撂点儿狠话什么的,譬如我女儿要是留疤了,老子也在你脸上留个疤,巴拉巴拉的。    颜学庆奉旨看病,圣旨上说了什么时候汉寿翁主病全好了,他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复命。    于是,这几天他心安理得地吃裴家的住裴家的,顺便还带着个小拖油瓶。    谭中秀表示,没见过比他还衰的拖油瓶,这会儿正给师父洗臭袜子呢。    他什么时候才能有一个温柔善良的师母啊,其实不温柔不善良,就是一天打师父个十顿八顿的都行,只要管洗臭袜子啊亲。    ☆、第22章 婆婆遇到妈    又过三天,裴金玉身上的疹子几乎全部消尽,独留了几粒,不甚明显地散布在额角和鼻尖。    颜学庆发了话,可以让她出来走动走动。    可她走不动啊,整个人蔫蔫的,极其没有精神。    裴天舒索性将她抱到了颜学庆落脚的地方,也就是荷塘边的倚湖园。    这地方当初建的时候,就是为了赏荷方便,从风啸院的偏门直通倚湖园,而倚湖园的另一个门则直接连住了覆盖小半个荷塘的水上长亭。    如今正值季夏之尾、新秋将至,荷塘里的两色荷花,竞相开放,一眼望去,从东至南,由白渐红,甚是美艳。    长亭之上。    颜学庆又翻了翻裴金玉的眼皮:“调养几天就好了。”然后坐一旁写奏折,准备趁这机会多吃裴天舒几天。    他女儿病都好了,裴天舒真不会跟他计较这些,就是不知道皇帝会不会跟他计较。    遂问:“太医院的饭很难吃?”    颜学庆和一旁蹲马步的谭中秀齐齐点头。    “不精致。”说话的是颜学庆。    谭中秀半直起腰补充道:“一股子药味。”    颜学庆眼角一挑,谭中秀又蹲下去了。    拖油瓶为啥在蹲马步?    师父让背的《伤寒杂病论》没背下来。    小少年,不做学霸当学渣,对得起你爹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