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都市法眼_第11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9节 (第3/4页)

褚老知道,五大名窑中有名望的高级精品,最突出的特点是“玛瑙为釉”、“玉质光泽”、“金丝铁线”、“紫口铁足”和“雨过天晴”等,但这些美的品质都是很难仿得出的。

    尽管现代技术高超,学会了以假乱真的能耐,但若用“气泡鉴定法”去辨别仿品,很容易识破庐山真面目。

    因为仿品尽管把外表做得与真品一样,但绝做不出釉下无一气泡的水平,撒布法釉料的配方今人更是没法挖掘出来。没想到刘宇浩当时竟然能想到这个关键点,褚老哪能不兴奋?

    “还有一点是我多年来的总结,也可以用以鉴定汝瓷,而且非常有效。”褚老面露得色笑着说道。

    “还有一点?请褚老教诲。”

    刘宇浩把姿态放的很低,假如一个人总是抱着好为人师的态度,那么他永远也不可能从别人那里学来知识。

    “汁中棕眼!”

    褚老爽声一笑道出了四个字,然后眯着眼睛笑呵呵的看着刘宇浩,他相信只要刘宇浩的基本功扎实就一定能从自己所说的这四个字中获得大量的信息。

    “汝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有缩釉点,特别在一些器物的口沿部分缩釉点比较多,而且常常能够见到胎骨,这也是为什么在一部分皇家用器上面常常见到用金属器包裹口沿的原因。而现在的仿品,大都看不到那些非常自然有趣大小不同的缩釉点。”

    刘宇浩尽量的回忆着以前看过的有关于汝瓷的书籍典故,好在他获得了八锦异能之术后脑中能瞬间存储大量的知识信息,虽然当时不能全部消化为己用,但在后来不但的实践中都能总结出一些有用的东西来。

    “好,好,好!孺子可教呀!”

    褚老欣慰的连连点头,虽然他只说出了四个字,但刘宇浩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便理解了他的意思,而且还讲述了自己曾经见过的东西,毫不夸张的说,刘宇浩是褚老从事考古工作近四十年来见到的最具悟性的人。

    第0241章 畅谈

    褚老在感叹刘宇浩是个古玩鉴赏的奇才的同时也不无羡慕的想起齐老爷子的睿智,提前了那么多年就发现了刘宇浩的过人之处,并抢在别人之前破例收做学生,现在就算自己想抢也抢不过来了。

    “宇浩,你对清三代瓷器的了解有多少?”褚老笑眯眯的看着刘宇浩问道。

    “所谓的清三代指康熙、雍正、乾隆。也就是常说的康乾盛世,陶瓷工艺达到历史最高峰,匠师们发挥智慧,精工巧制,使瓷器具有了极高的艺术价值。所以,清三代的许多瓷器精品在拥有历史价值的同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刘宇浩尴尬一笑,他也不知道究竟自己说的对不对,反正他是按照自己心中对那一特殊历史时期的理解描绘了自己心中的真实想法。

    “那么宋瓷呢?虽然齐老不是主要研究的瓷器,可我记得他老人家出版过一本《瓷器精要》你作为他老人家的得意门生也应该熟通这些吧。”

    从褚老的言语中可以发现他对齐老爷子的尊崇程度,一直以来褚老都是称呼齐老的敬称的,没有像荣老那样直呼齐老头,这让刘宇浩心生感动。

    “老师说过一些很经典的话。”

    刘宇浩笑了笑,恍惚此时又回到了和齐老爷子日夜相伴接受老师淳淳教诲的年代,那时老师举了个例子让刘宇浩很轻松的就区分开清三代瓷器和高古瓷之间最大的差别。

    老师说:“清三代产生的大量精美瓷器固然是传世精品,可瓷器本身被注入了大量的草原元素,是满族人回忆美好过去的经典之作,但高古瓷则全然不同,特别是宋瓷,其古朴醇厚的神韵才真正承载着华夏五千年的文明精髓。”

    “其古朴醇厚的神韵才真正承载着华夏五千年的文明精髓……”

    褚老反复默默念叨着齐老爷子的话,禁不住觉得荡气回肠,是啊,只有到了齐老这种境地才能真正体会到这些精妙之处,这是岁月赋予人的宝贵经验。

    的确,清三代瓷器有许多草原文化的痕迹,铺天盖地的纹饰正像草原上万紫千红的花草一样,这种美学表现,实际上已经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